农业农村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算好四笔“农业帐”坚定乡村振兴信心
发表日期:2021-05-24编辑录入:樊芳君
隆德县农业农村局认真学习党史,扎实开展专题调研,算好四笔“农业帐”,坚定全县广大干部振兴乡村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算好自治区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20年的帐。1958年至1978年,其中13年间平均每年修建条田、水平梯田1274亩。全县农业机械逐年增加,1978年农机总动力达1872马力。农技推广机构不断健全,农业技术力量充分发挥,提高了粮食产量。1978年,全县粮油总产达到4.363万吨,粮食平均单产77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1899.2万元,比1958年增长近1.5倍。
二是算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24年的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至1990年,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等粮油作物单产显著提升,总产量由1978年的4.363万吨增加到5.583万吨,大家畜存栏52117头,生猪羊只存栏91334头,农产品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供给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基本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到200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7.5万吨,肉牛存栏3.6万头,生猪存栏8.5万只,各类禽类存栏30万只(羽毛)。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52.5元提高到2002年1260元左右,增长了24倍。
三是算好固原撤地设市以来10年的帐。撤地设市以来,累计投入涉农资金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72亿元,自治区财政资金2.58亿元,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到2012年底,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9.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8.5万亩,经济作物17.9万亩,其它作物3.2万亩,饲草留床面积26.5万亩,粮经饲比例为46:22:32。粮食总产量达9.95万吨,实现连续十年增长;肉牛养殖量达4.3万头、生猪7.8万头、羊9.3万只、家禽32万只;全县农业总产值达9.4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672元,较2002年的1260元,增长3.7倍,年增长7.4%。
四是算好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近十年的帐。2013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各类涉农资金9.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84亿元,自治区财政资金5.76亿元,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全县播种粮食作物26.3万亩,油料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8.14万吨,较2013增长9.2%,粮食产量稳定为106%。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17万千瓦。2020年,肉牛饲养量达9.3万头、生猪饲养量达10万头、肉羊饲养量达10万只、家禽饲养量达45万只、肉兔饲养量达30万只;牧业实现产值6.7亿元,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2.08元。农牧业总产值由2013年的10.9亿元到2020年14.9亿元,增长1.36倍,年均增长3.3%;农业增加值由2013年的4.9亿元到2020年6.9亿元,增长1.4倍,年均增长3.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5350元到2020年11595元,增长4.6倍,年均增长6.7%。
1958年至2020年60多年间,隆德县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类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经济实力增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农村改革落地见效,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显著,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隆德县先后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典型单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先后荣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