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十四五”交通筑基强链 书写城乡融合 发展亮眼答卷​

发表日期:2025-11-14编辑录入:王玮

“十四五”期间县始终锚定“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核心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根基,以服务提质升级回应群众期盼,以创新驱动激活内生动力,累计投入7.2亿元推进30个交通建设重点项目,成功构建起“内畅外联、城乡协同、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如今,县不仅顺利创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多项创新实践更获自治区推广,用实打实的建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交通动能,交出了一份分量十足的“十四五”成绩单。

基础设施加速织网,城乡通达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五年来,县聚焦农村公路“提质增效”,按下交通建设“快进键”,累计完成799.19公里农村公路路况精细化提升,新建农村公路11.5公里,改建特色旅游路3条42.7公里,彻底实现农村公路从“通得了”向“走得畅”再到“行得优”的跨越式转变。2024年更是创下年度农村公路路况精细化提升479公里的亮眼纪录,烈士陵园至石窑寺特色公路、阎庙至海子养牛场产业道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成,既打通了乡村出行的“毛细血管”,更架起了特色产业发展的“致富金桥”。跨区域交通互联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5月开通的隆德至静宁城际公交,成为串联两地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黄金纽带”,让区域协同发展步伐迈得更稳更快。

管养体系持续升级,交通出行安全防线越筑越牢。为保障路网长期稳定运行,县创新构建“养护+执法+应急”三位一体管养机制,五年来累计争取自治区养护补贴3839万元,完成20条农村公路维修工程,全面完成498处道路安全隐患“清零”行动。通过常态化开展路域环境专项整治,县完成358公里道路养护提升,清理边沟1100公里、疏通涵洞245道,推动农村公路优良路率稳步攀升。针对春运客流高峰、汛期强降雨等关键节点,组建专业抢险队伍,配齐22台应急抢险设备,累计抛洒融雪剂372吨、清理道路塌方7200立方米,确保极端天气下交通出行“不断档、不缺位”。

执法服务双向赋能,运输市场与民生体验同步优化。县持续强化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五年来开展企业安全专项检查232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27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32辆,有效净化了交通运输市场环境。同时,积极推动运输装备绿色转型,更新出租车88辆,为16辆提前报废的老旧货车发放补贴52.6万元,助力行业低碳发展。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也在不断加密升级,累计优化新增公交线路28条,公交线网密度从400余公里翻倍至800余公里,在区域内率先实现域公交全覆盖。通勤专线、学生专线等特色线路精准对接出行需求,智能调度系统与信息查询平台让出行规划更高效,7处乡镇级客货邮商旅便民综合服务站落地投用,成功搭建起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快车道”,让群众出行更便捷、物资流通更高效。

创新驱动亮点频现,交通融合发展迈向纵深“十四五”期间,县推广应用“全微通”城乡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成功打破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信息壁垒,相关经验被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石窑寺经新和至上梁的21.66公里特色旅游公路,以彩色沥青路面为纽带,串联起沿线多个景区景点,成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标志性工程,直接带动沿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兴起。而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的成功创建,不仅标志着县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更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筑牢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县将紧扣“十五五”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围绕“补短板、提品质、强融合、优服务”主线,重点推进构建更具韧性的基础设施网络、打造更高质量的管养服务体系、推进更深层次的融合创新发展、提供更具温度的交通运输服务四大任务,奋力开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