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镇:设施大棚“绿意浓” 集体经济劲头足

发表日期:2025-04-02编辑录入:苏天赐

春日融融,万物竞发。沙塘镇各村立足实际,找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抢抓春耕有利时机,积极推进蔬菜栽种、中药材育苗及管护工作,春日田野里处处涌动着蓬勃希望与盎然活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眼下,正值西红柿管护的关键时期走进沙塘十八里村的西红柿种植大棚内,放眼望去,一垄垄西红柿苗长势喜人。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们正忙着进行绑枝、打杈等管护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近年来,十八里村紧围绕“兴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的蔬菜产业。同时,不断探索多茬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延伸“特”“优”产业链条,沙塘镇新民村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在村集体设施大棚内,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映入眼帘茁壮成长的大黄幼苗郁郁葱葱,嫩绿的叶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机。村党支部书记李宏斌告诉记者,今年新民村抢抓政策机遇,围绕强产业、促增收的目标,以“育苗筑基、林田互补的发展模式,计划种植大黄、芍药等中药材1000余亩,在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同时,带动本村村民务工增收。

产业旺,群众富,乡村振兴才能更有保障。近年来,沙塘镇立足区位优势,紧盯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走出一条产业兴的“棚”勃发展之路,实现村集体经济增值、群众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