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隆德县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 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
发表日期:2022-05-28编辑录入:
隆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隆德县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
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了《隆德县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隆德县六盘山肉兔繁育基地建设方案》《隆德县奠安乡新街村集体经济扶贫车间(养兔场)二期项目实施方案》《宏博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杨河牧业2000头肉牛标准化养殖场扩建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隆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2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隆德县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新形势下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以下简称“融合园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促融合、提效益、助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神林乡辛坪村依托绿鲜果蔬公司,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种植等特色产业,结合乡村民俗文化,打造集生态观光、餐饮娱乐、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到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区3000亩,建成闽宁特色产业园区,打造绿色有机蔬菜基地1900亩,建成集培训、创业、就业、展示等集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实现多模式融合、多类型示范,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二、建设内容
(一)建设六大工程。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充分利用绿鲜公司、介实公司现有园区,新建、改造设施园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力度,拓宽销售市场;以神林乡辛坪村为主,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休闲农业示范点与农家乐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业。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建设。
1.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
(1)建设内容:对园区空闲地带、北山源头、河道进行绿化,其中绿化北山源头200亩、河道2公里;农户院前屋后空闲地带种植果树、蔬菜,发展庭院经济80亩。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235万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投资45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150万元。
(3)组织实施:自然资源局对园区现有云杉、苗木进行实地评估,县财政补助移植费;园区内绿化由绿鲜公司自行实施;北山塬头绿化由自然资源局组织实施;河道绿化和庭院经济由神林乡、辛坪村和绿鲜公司组织实施。2020年5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自然资源局组织人员验收合格后兑付资金。
2.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1)建设内容:对园区、村庄、主要景点进行绿化美化;配套旅游景点垃圾桶120个;在园区主道两侧村庄安装预制柱型护栏12000米,铺设面包砖2000平方米,配套60U型水渠1000米;改造卫生厕所50户;铺设污水管道9500米;安装8米高太阳能路灯180盏。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850万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投资350万元,企业自筹500万元。
(3)组织实施:由住建局组织实施,神林乡、辛坪村、绿鲜公司配合,2020年7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
3.实施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建设工程。
(1)建设内容:绿鲜公司,改造提升日光温室33幢,大中拱棚175栋,三联体拱棚33000平方米;新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1个(智慧农业网络服务中心、农机展厅、田间学校及农资超市)等功能区1680平方米;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举办农业农村重大节庆及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推广使用有机肥料,打造绿色有机蔬菜基地1900亩;争创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争创自治区“四好园区”。介实公司,新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区50亩,完成1100亩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646.67万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投资5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企业自筹396.67万元。
(3)组织实施:由绿鲜公司组织实施及申报,农业农村局争取项目资金、组织申报,2020年10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农业农村局、神林乡组织第三方审计单位对项目进行核算评估、验收兑付补贴资金。
4.实施增收富民工程。
(1)建设内容:打造闽宁特色产业园区,提升设施农业扶贫基地,进一步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渠道。改造日光温棚33幢(70m*10m),具体为:维修棚顶,更换棚膜、门窗、保温被,棚内贴反光膜,耳房、室内粉刷,卷帘机维修更换,棚两侧增加风口等。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185万元,其中闽宁资金支持30万元,企业自筹155万元。
(3)组织实施:由绿鲜公司实施,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由扶贫办组织人员验收兑付补贴资金。
5.实施乡村旅游工程。
(1)建设内容:安排旅游培训、各项文化演出活动及举办每年“腊八节”“牡丹节”两大乡村民俗活动;积极向区、市申报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自驾游营地相关项目;倾斜享受各项奖补政策;绿鲜公司改造民宿30间,辛坪村发展农家乐5家,制作各种规格旅游导示牌32个。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180万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投资80万元、企业自筹100万元。
(3)组织实施:由神林乡、辛坪村、绿鲜公司分别组织实施,2020年7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由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验收兑付补贴。
6.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
(1)建设内容:对小河子2公里淤泥进行清理,红军沟建石谷坊3座、柳谷坊5座、排洪渠3公里,达到山青水绿的效果。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投资100万元,企业自筹100万元。
(3)组织实施:由水务局组织申报实施项目,神林乡、辛坪村、绿鲜公司配合,2020年9月30日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二)打造六大基地。在绿鲜园区打造以下六大基地。
1.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1)建设内容:积极上报科技项目,争创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
(2)组织实施:由绿鲜公司组织实施,科技局组织申报项目支持,2020年10月30日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创建就业创业人才培训基地。
(1)建设内容:由扶贫办、农业农村局、人社局合理安排培训达300人/次。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30万元,全部为中央及自治区投资。
(3)组织实施:由绿鲜公司组织实施,2020年12月30日前完成培训任务,由农业农村局、人社局按照培训情况给予补贴。
3.创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
(1)建设内容:打造自治区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房屋面积达1000平方米,入驻退役军人实体20家以上,辐射带动200名以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12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
(3)组织实施:由绿鲜公司组织实施,待符合自治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评定标准后,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向区市申报验收,争取奖补资金,2020年10月30日前完成项目建设。
4.创建巾帼示范基地。
(1)建设内容:争创国家级巾帼就业创业示范基地,长期关爱帮助帮扶农村妇女及女员工,安排培训和重大活动,帮助妇女创业就业。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5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
(3)组织实施:由绿鲜公司组织实施,神林乡、辛坪村配合,妇联积极组织申报、争取项目扶持,2020年10月30日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5.创建青少年研学基地。
(1)建设内容:挂牌县级研学基地,指导基地设计自然类、体验类等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每学年分批次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研学旅行育人功能;安排“六一”儿童节、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庆日进行教育体验活动;配套健身器材1套、乒乓球台2个,羽毛球网1副、篮球架1副;每年组织2次钓鱼比赛活动。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8.5万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投资8.5万元。
(3)组织实施:由教体局配套相关体育设施,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由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农民丰收节活动,绿鲜公司积极配合做好相关活动,2020年10月30日前完成。
6.创建科普示范基地。
(1)建设内容:安装“科学家精神”宣传牌20个,积极争创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
(2)资金概算及来源:总投资9万元,其中中央及自治区投资3万元、企业自筹资金6万元。
(3)组织实施:由绿鲜公司组织实施,科技局负责组织申报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科协负责安装“科学家精神”宣传牌,2020年10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
三、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总投资2469.17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及自治区补贴资金696.5万元,县整合资金24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532.67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成立隆德县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谢国玉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陈作彬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柳永奎 神林乡党委书记
成 员:王 浩 县发改局局长
刘永兴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辛四辈 县文广局局长
魏先学 县水务局局长
王东海 县科技局局长
柳志刚 县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局长
赵学斌 县人社局局长
梁龙祥 县住建局局长
董玉科 县教体局局长
魏耀军 县民政局局长
宋保童 县扶贫办主任
彭云珠 县残联理事长
彭军娥 县妇联主席
陈启奋 县科协主席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陈作彬兼任办公室主任,柳永奎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发改局做好立项审批工作,自然资源局做好用地报批工作,神林乡、辛坪村和绿鲜公司全力配合;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协调配合工作,确保园区提升项目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发动。通过宣传彩页、网络、张贴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并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进行集中宣讲,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从根本上认识到产业融合的好处与优势,做到让群众理解、支持并参与产业融合工作中来。
(三)加大资金保障。加大行业部门专项资金投入,支持村内积极开发产业融合新项目,对取得积极成果的项目以“以奖代补”的形势给予奖励,增强村集体和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建立长效机制。由政府牵头村企联合建立长效责任机制,将产业融合工作作为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来抓,坚持责任到人,项目到户。
(五)严格监督考核。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完善奖惩措施,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将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纳入单位责任考核范围,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定期组织督导,确保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