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40423008/2024-00077 | 文号 | 隆政办发〔2024〕27号 | 生成日期 | 2024-11-13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隆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责任部门 | 隆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单位):
《隆德县劳务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隆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1月13日
隆德县劳务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在固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根据《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宁人社发〔2021〕150号)精神,为进一步凸显我县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充分发挥品牌带动就业能力强劲、推动产业发展支撑有力优势,推动劳务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秉赋厚重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推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卓越专业技能和广泛市场认可度在全区有特色、周边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特色系列劳务品牌,推动居民由“吃苦力饭”向“吃手艺饭”转变,推动特色优势向品牌强县转变,不断引领劳务市场新风尚。到2027年底,培育隆德家政师、隆德暖锅师、杨氏泥塑匠、魏氏砖雕匠、隆韵绣女、六盘蔬菜菌菇工等6个县域劳务品牌,重点打造2个以上地域鲜明、行业领先、技能突出的冠名劳务品牌。每个乡(镇)结合实际培育或提升至少1个劳务基础条件好、具有品牌特色、具备就业优势的劳务品牌,使我县劳务品牌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明显提升。
二、创建内容
(一)社会服务型劳务品牌
隆德家政师。每年开展月嫂、保姆、康养等家政技能培训300人以上,到2027年,培训达到900人,促进家政企业从业人员720人以上,培育发展带动能力强、知名度高的企业2家以上。
牵头单位:人社局
配合单位:工会、妇联、残联、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民政局、财政局,各乡镇
隆德暖锅师。围绕“暖锅”隆德特色小吃,每年开展中烹、烩小吃等技能培训250人,到2027年,培训达到750人,从业人员达到700人以上,培育发展以暖锅为主的地方特色小吃经济实体40家以上。
牵头单位:人社局
配合单位: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市监局、财政局、文广局,各乡镇
(二)非遗传承类劳务品牌
杨氏泥塑匠、魏氏砖雕匠、隆韵绣女。通过企业自主培训、职能部门专项培训,政企联合培训,对口帮扶培训等模式开展岗前、在岗提升培训,每年开展制泥工、烧制工、刺绣工等专项技能培训240人以上,到2027年,培训达到720人,从业人员达到600人以上,培育发展特色手工艺制作龙头企业3家。
牵头单位:文广局
配合单位:工会、妇联、残联、人社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城关镇、温堡乡、凤岭乡
(三)特色产业型劳务品牌
六盘蔬菜菌菇工。每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00人以上,到2027年,培训达到900人,从业人员达到700人以上,培育发展电商平台企业和供应链10家以上,其中龙头企业2家以上。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人社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财政局、园区管委会,各乡镇
(四)创新型特色劳务品牌
各乡(镇)要结合饲草养殖、设施农业、工程机械操作、瓜果采摘、果树栽植技术等劳动力务工实际,利用基地拓展、对口帮扶、人脉资源等优势,创新观念,打通信息“壁垒”,消除劳务“孤岛”,瞄准组织化、定向性、技能性三个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能人带动、劳务经纪人带动、等多元转移就业效应,培育至少1个具有品牌特色、具备就业优势的劳务品牌。
牵头单位:各乡镇
配合单位:人社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园区管委会
三、推进措施
(一)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优势,打造劳务品牌。紧扣“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以劳务品牌专项培训为立足点,以扩大培训规模为突破口,以提升培训质量为核心。由龙头企业建立劳务品牌工作室,依托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等方式,搭建劳务品牌运营载体。通过市场化运营和专项补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加强高素质农民工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积极审报劳务品牌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评定。加强劳务品牌技能带头人的培养,对符合条件的给予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并落实职称评聘、选拔培养奖励项目等人才政策。鼓励职业学校围绕“一老一小”等民生紧缺领域开设相关专业。
(二)围绕市场需求,打造劳务品牌。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多形式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就业推荐活动,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创业指导、信息对接等服务,促进精准供需匹配。建立健全劳务品牌长期稳定劳务输出渠道,对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经纪人)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支持带动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劳务品牌龙头企业强强联合、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特色品牌,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创办劳务品牌。依托劳务市场、劳务公司、劳务服务站等机构,为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提供跟踪服务。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作为劳务品牌优先输出就业服务对象,并按政策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和一次性交通补助等政策。
(三)支持创新创业,壮大市场实体。鼓励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发挥技能优势、专业所长、从业经历等优势开展创新创业。引导品牌龙头企业自主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通过市场化运营方式开展专业化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对培训规模在30人以上、社会反响好、效果明显,并经县劳务品牌考核工作专班考核评估符合规定的创业者,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建立完善劳务品牌孵化运营、配套服务机制,依托创业实训基地等创业载体,落实房租减免、水电暖费定额补贴等优惠政策,培育发展一批劳务品牌创业实体。
(四)培育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围绕县内重点产业、特色资源、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等优势,分行业培育劳务品牌龙头企业。引导劳务品牌龙头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推动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集聚,以劳务品牌龙头企业为引领,加速科技成果市场转化。
四、实施步骤
(一)调研摸底阶段。开展品牌基本情况(注册法人、高技能人数、从业人数、工资待遇、运营模式、持证情况、市场拓展等),技能培训、投资规模、经营状况、顾客群体、服务质量、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困境变化等摸底调查,掌握我县劳务品牌数量、分布、特征等基本情况,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持。
牵头单位:市监局(隆德暖锅)、文广局(非遗类)、农业农村局(蔬菜菌菇类)、人社局(家政服务类)
配合单位: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4年10月30日前
(二)筹备阶段。制定品牌建设、技能培训等实施方案,开展市场调研与品牌定位、经费预算等,为劳务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牵头单位:人社局
配合单位:发改和科学技术局、财政局、文广局、农业农村局、市监局,各乡镇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25日前
(三)实施阶段。按照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品牌建设、技能培训、市场开拓等各项工作,根据工作职责相关县直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主动向人社厅、科技厅、农业农村厅、文旅厅等上级厅局汇报劳务品牌推进情况及工作亮点。
牵头单位:人社局
配合单位: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财政局、文广局、农业农村局、市监局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持续推进
(四)评估与调整阶段。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诚信评价体系,制定劳务品牌质量和评价标准,开展劳务品牌诚信评价,开展劳务品牌诚信经营自律承诺行动,维护劳务品牌良好声誉和形象。定期开展劳务品牌征集评选,组织劳务品牌竞赛,选树劳务品牌项目,推出劳务品牌创立人、传承人、领军人以及形象代言人等典型人物,推荐参加全区、全国劳务品牌展示交流活动,支持劳务品牌走出去。定期评估实施效果并根据市场反馈和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牵头单位:发改和科学技术局
配合单位: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局、文广局、市监局、财政局、审计局、卫健局、融媒体中心
完成时限:定期开展
五、工作要求
县人社局牵头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县劳务品牌专班,负责建立健全劳务品牌发现培育、发展提升、壮大升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体系;县财政局每年统筹培训资金150万元,用于支持劳务品牌的培训、宣传、活动组织以及相关奖补等,确保劳务品牌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发改和科学技术局要定期举办劳务品牌文化交流、技能比武,定期组织推荐优秀劳务品牌评选活动,引导品牌龙头企业创新推出劳务品牌文化体验活动,支持劳务品牌走出去。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开展劳务品牌征集评选,组织劳务品牌推介,选树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劳务品牌项目,推出劳务品牌创立人、传承人、领军人以及形象代言人等典型人物,推荐符合条件的劳务品牌从业人员申报有关人才奖项评选。要加强宣传引导,讲好劳务品牌故事,共同形成“塑造先进劳务品牌、推介创新劳务品牌、热爱发展劳务品牌”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