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公共文化服务 > 工作信息

聚力文化惠民 赋能乡​村振兴

索引号 640423015/2024-00091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9-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隆德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责任部门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今年以来,隆德县紧紧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一、以文育人,铸就群众文化生活“新篇章”。成功举办春节系列文旅活动35场次、山花节活动5场次、“康养之旅·相约老巷子”暨惠享五一农文旅体促消费系列活动26场次,带动全县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业总收入1915.29万元,带动农特产品、文创产品销售560余万元;组织开展“书香助残 温暖相伴”、4.23世界读书日、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博物馆研学等综合性文化活动109场次。

    二、以文提能,非遗保护达到“新水平”。引进“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图片展”和“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失海外文物复制展”,推出“贺兰山岩画拓片展”于彭阳县博物馆展出;高质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下发《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隆政发〔2024〕11号),成立我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召开我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前期对全县21处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定期安全巡查,建立全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和数据库;普查队全员参加自治区文物普查培训,县财政配套普查经费20万元,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三、以文育风,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新发展”。在文化馆常态化开展秦腔、合唱、广场舞、器乐、声乐、书画等培训;服务宣传周期间开展刺绣、编织培训2期,书法绘画培训、秦腔自乐班培训、广场舞培训各1期,培训学员200余人。积极开展馆校馆际交流合作,与县内和周边市县中小学开展合作,共接待学生3000余人。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结合“互联网+文化”的模式,围绕隆德县文化云平台,开展活动直录播,在线场馆及活动更新与推送,全面普及课程线上服务,文创、非遗产品线上展示维护 ,新媒体宣传推广等活动。

四、以文夯基,激发乡村振兴“内驱力”。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造庭院经济示范带3条、示范村21个,组织非遗企业开发非遗文创产品2000余件。通过联农带农,文化旅游业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000余人,辐射带动务工群众3500余人,实现人均年创收3.8万元以上,铺设了一条居民增收致富路。按照“优质+高端”产业定位,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突显“旅游+”融合发展。依托道地中药材优质产业和杂粮种植优势,研发药膳、养生茶、保健酒等多种康养产品,推出药浴、针灸、艾灸、拔罐、按摩等多个理疗项目。

五、以文铸魂,文艺创作能力得到“新提升”。大力培育文化演艺团队,创作以隆德历史文化故事和地方特色文化为内容的眉户小戏、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申报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欢乐宁夏”,激发群众参与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的热情,繁荣群众文艺事业,展示新时代群众文艺创作新成果。组织文艺团队创作编排舞蹈、移风易俗小品、快板、廉洁类音乐快板等文艺作品,在全县范围内巡演,引导广大群众抵制陈规陋俗,倡树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