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公共文化服务 > 政策文件

隆德县文化馆简介

索引号 640423015/2024-00088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9-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隆德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责任部门

  

隆德县文脉深厚,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篆刻等民间民俗文化熠熠生辉,是享誉西北的丝路古城和书画之乡,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第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等殊荣。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目录项目中,隆德涉及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篆刻等60多个,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固原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6项。

隆德文化馆位于隆德县宁安路,整体建筑为框架仿古建筑,2015年10月立项批复,2016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8月竣工,2019年5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4957.4m²,共三层:地下一层设资料室、服装室等,地上一层设序厅、禁毒教育基地、声乐室、舞蹈排练室、演艺厅、休息室、化妆室、器乐培训室、戏剧培训室、合唱排练室、非遗保护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功能室,二层为美术馆、书画展览区、书画交流中心、录音室、视频制作室、新时代大讲堂、多功能培训室及办公区。2011年隆德县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文化馆,现有干部职工24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3人,其他17人。

截至2024年8月底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0个、市级14个;自治区级非遗工坊2个、县级非遗工坊4个。国家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22人、市级33人、县级182人。先后荣获文化部“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秦腔、舞蹈、器乐、书画等各门类的培训,年开展培训5场次,坚持开展广场文化、“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年开展文化活动180场,2024年已完成送戏下乡35场、戏曲进乡村78场,广场文化39场,参与群众近9.5万人次。建成乡(镇) 综合文化站13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103个 (98 个行政村 5个社区),配套建成文化广场 139 处、乡村舞台102 座 (简易舞台 39 个)、文化活动室101个,均配备文化管理员1名、弦乐 1套、打击乐1套、音响1套,实现全县乡 (镇) 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管理人员全覆盖。现有民间文艺团队(自乐班) 和农民文化大院共 60 个(民间文艺团队(自乐班) 32 个,农民文化大院 28家),各文化大院积极发挥各自特长,或歌或舞,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文化馆地址:隆德县城宁安路;

开馆时间:8:30—12:00(上午),14:30—18:30(下午),19:30—21:30(晚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