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文件

隆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德县推进肉牛产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政策措施》的通知

索引号 640423014/2024-00143 文号 隆政办发〔2024〕18号 生成日期 2024-07-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隆德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 隆德县农业农村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

《隆德县推进肉牛产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政策措施》已经县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隆德县推进肉牛产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十五条政策措施


为推进我县肉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振农户养殖信心,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肉牛产业转型升级促农增收十二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宁政办发〔202438号)文件精神,结合《隆德县2024年产业振兴工作方案》,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目标任务

推动肉牛产业从出栏、补栏、饲草调运、加工销售、品牌培育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年出栏肉牛5万头以上,屠宰肉牛5000头以上,外销牛肉1800吨以上,兑付全产业链补贴资金1亿元以上,带动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7万头以上,实现全产业链产值35亿元以上,推进肉牛产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夯基础,稳存量。

1.加快政策落实。按照年初制定的产业振兴政策,加快完成“见犊补母”1.5万头以上、“10”模式40家、“30”模式20家、“50”模式30家,规模养殖场5家、“出户入园”10家等到户(场、企)项目实施进度,累计补贴资金2850万元。

资金来源: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加强出栏引导调控。鼓励县内养殖企业积极对接外地客商,帮销本县农户肉牛1万头,对销往区外的肉牛凭购销合同、检疫票、银行流水给予销售企业50/头的运费补贴,外销肉牛必须通过肉牛产业联合体微信小程序(肉牛养殖智慧小程序)申报,共50万元,补完即止。

资金来源: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各乡()人民政府

3.推进肉牛补栏。肉牛养殖户及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肉牛产业联合体微信小程序(肉牛养殖智慧小程序)申报补栏需求,适时从区外调购优质后备母牛和育肥牛,按500/头补贴,存栏100头以内补贴不超过5头,存栏100-300头补贴不超过20头,存栏300-500头补贴不超过50头,存栏500头以上补贴不超过100头,补贴补栏肉牛5000头,共250万元,补完即止。

资金来源:隆德县2023年牛奶、肉牛、滩羊产业提质升级项目资金30万元、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打造高端肉牛基地。全力打造高端雪花牛肉之乡,充分利用安格斯牛、秦川牛、和牛等优质种质资源,建立“安和”“安秦”及和牛等6个繁育基地,除已享受2024年高端肉牛培育项目的实施主体,再新建2个规模100头以上“安秦”杂交基地,每个给予引种补贴50万元、干草补贴10万元,120万元。

资金来源: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

5.优化饲草供给。鼓励隆德县户籍的农户和在本县注册登记的新型经营主体利用河滩地、盐碱地、草山草坡等边际土地种植优质紫花苜蓿,集中连片300亩以上,按600/亩补贴,补贴1000亩,共60万元,补完即止;加快全县饲草配送中心项目建设进度,支持经营主体在南、北、中片建设2000㎡以上、年配送饲草500吨以上、配备相关设施设备的饲草配送中心3个,按50万元/个给予奖补,共150万元。发挥沙塘镇、神林乡、温堡乡、杨河乡已建成的饲草配送中心引领作用,采用“集中调购、平价配送”模式,每个年配送饲草500吨以上,降低养殖成本。

资金来源: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实施干草补贴。肉牛养殖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县肉牛产业联合体微信小程序(肉牛养殖智慧小程序)申报,由县内饲草配送中心从省外统一外调干草,并平价配送。对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采购干草每吨补贴运费100元,每户不超过2万元,补贴0.2万吨,共20万元,补完为止。

资金来源: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各乡()人民政府

(二)提效益、振信心。

7.实施降本增效。邀请相关专家技术团队充分利用棉粕、菜粕等低价蛋白饲料和玉米芯、马铃薯淀粉渣等非常规饲料,研发推广低成本饲料配方,提高肉牛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鼓励本地饲料企业采取联农带农的方式以低于市场价50/吨将饲料销售给散户,降低农户养殖成本,减少养殖压力,提振农户养殖信心。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各乡()人民政府

8.紧密利益联结。发挥已建成的26家“出户入园”企业联农带农作用,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各“出户入园”年带动农户务工20人以上,每人年务工收入2000元以上;拓宽饲草供给渠道,鼓励养殖企业与种植大户签订饲草供给协议,解决养殖企业饲草短缺问题的同时,提高种植户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共赢。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市监局

(三)扩市场、建品牌。

9.做强精深加工。励本地屠宰企业加大屠宰加工力度,免费为县内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屠宰、帮销肉牛,财政为农户和屠宰企业分别按照300/头、200/头的标准进行补贴,力争年屠宰肉牛0.5万头,共补贴250万元。支持经营主体通过租赁、联营等方式在区外建设牛肉精深分割加工中心1个,配套牛肉精深分割车间、牛肉包装车间、冷库、分割生产线等设施设备,采取“订单销售、北牛南运、定点屠宰、分割销售”模式,拉运屠宰本县肉牛1000头以上,补贴80万元。

资金来源: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10.扩宽营销渠道。在区外大中城市建设集外销窗口、餐饮体验、线上销售、展览展示“四位一体”的六盘山(隆德)品牌营销体验店,其中新建体验店1个,外销窗口6个,共补贴160万元。每个外销窗口销售额达到20吨以上,补贴不超过20万元;体验店销售额达到50吨以上,补贴不超过40万元;鼓励经营主体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加大产品宣传,构建多元化销售网络,年累计销售我县牛肉2万公斤、4万公斤、6万公斤、8万公斤以上,分别给予经营主体以奖代补10万元/个、20万元/个、30万元/个、40万元/个。

资金来源: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

11.加大品牌培育。加速推进肉牛品牌发展战略,继续打好绿色、生态两张牌,支持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良好农业规范(GAP)、名特优新农产品登记认证16个以上,对首次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奖补5万元/个,GAP农业规范认证奖补10万元/个,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奖补20万元/;延续认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奖补3万元/个,GAP业规范认证奖补6万元/个,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奖补10万元/。加强优质产品宣传推介,组织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利用中秋、国庆等节庆活动和农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上海、南京、福建、西安、成都等人口密集地区展示展销优质牛肉产品250家次以上。参加县内、市内、区内、区外农特产品推介展销、节会赛会活动,每家次以奖代补0.12万元、0.25万元、0.5万元、1.2万元

资金来源: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

(四)优服务、强保障。

12.加强金融保障。县内金融机构要推广整村授信模式,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信用贷款发放力度,扩大活体、土地经营权、养殖场地上附着物等抵(质)押贷款覆盖面,在贷款利率、担保条件、贷款期限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肉牛养殖单户授信额度从最高20万元调整到最高30万元;养殖业贷款利率较同期下调0.46个百分点以上,平均利率达到4.23%以下;将传统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从1年延长至3年。对符合条件的存量贷款“应延尽延”、“应降尽降”、新增贷款“能贷尽贷”,确保不抽贷、不断贷。

牵头单位:金融监管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金融机构

13.创新保险政策落实。制定《隆德县2024年创新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产品实施方案》政策,扩大肉牛价格保险覆盖面,对县内农户饲养的肉牛进行500/头投保,共投保0.5万头,保费250万元,补完为止。

资金来源:自治区财政资金、县财政整合资金

牵头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金融监管局、各乡()人民政府、各保险公司

14.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大清洗,大消毒”工作,预计全年免疫口蹄疫、布病23万头次,加强灭源消毒工作,出动消毒车辆134辆(次),消毒公共局域560万平方米。加强跨省调运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管,严把畜禽外调前审批、调运中管理、落地报检三关,全年预计跨省调运牛0.78万头次。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兽医社会服务化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全年组织防疫人员进行3次集中培训,参与培训人数达240余人次。加大肉牛常见病防控力度,强化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牛只死亡率控制在6%以内。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资金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卫健局、乡()人民政府

15.丰富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加大消费扶贫“832平台”线上销售力度,积极动员县内百头以上肉牛养殖企业入驻“832平台”30。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充分运用电商平台、微信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宣传销售肉牛产品,扩大消费半径,构建线上线下、优质优价的品牌营销体系,年销售牛肉300吨以上。

牵头单位: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六盘山工业园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推进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各项措施,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乡镇主要领导、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乡镇在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别成立项目实施验收小组,主要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加快完成干草外调,育肥牛、基础母牛购进等补贴项目技术指导服务、项目验收、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总结、资金兑补等工作。

(二)规范资金管理。积极整合杨河乡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资金、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资金和县级各类财政资金,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助力肉牛产业经济发展。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用、自觉接受审计监督,杜绝项目款挪用和流失的现象发生,充分发挥资金的示范和最大使用效益。

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大“肉牛产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养殖户增强市场主体意识,加大对肉牛产业的投入力度,同时通过宣传,使广大养殖户进一步了解县委、县政府扶持政策的内容,方便群众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项目实施的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使项目资金真正用于肉牛产业的发展,确保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本政策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630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