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隆德县特色产业发展概况

发表日期:2025-02-19编辑录入:

    2024年,隆德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一个核心,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全面推进肉牛、冷凉蔬菜、马铃薯、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1.08亿元、一产增加值9.1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6元,分别增长8.6%8.6%7.4%

一是粮食安全保障持续有力。全面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切实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新建高标准农田2.1万亩,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7万亩,粮食产量达7.52万吨。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持续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打造高产高效示范区10万亩,推广优新品种、高产技术,粮食作物良种率达到98%以上。加快农机具更新换代,实施小麦、玉米、马铃薯等重点农作物耕、种、收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二是特色产业发展强链增效。肉牛产业。坚持“优质+高端”的良种繁育路线,持续推进西门塔尔牛品种改良、秦川牛纯种选育和高端肉牛培育,建成“秦安”“安和”杂交基地5个,和牛胚胎移植基地1个,“体外受精+活体采卵+胚胎移植”实验室1个。组建肉牛产业数字化管理中心,采取入股分红、托管代养、赊借返还、饲草订单化种植等方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带动全县肉牛饲养量达17.31万头,新建百头规模养殖场5个、出户入园园区8个、“50”模式养殖场15个。建设中民恒丰、六盘春等屠宰精深加工企业2家,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发展订单生产、定向销售,年屠宰肉牛7000头以上。按照“品牌开发增效、创新营销增路”的理念,支持经营主体在区外大中城市建设“特色牛肉餐饮+品牌牛肉”体验店1个,六盘山(隆德)牛肉品牌营销店6个,累计建成牛肉直营销售点22个,年销售优质牛肉2000吨以上。冷凉蔬菜产业。以七河流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冷凉蔬菜产业带,建设渝河万亩蔬菜产业示范园区,支持经营主体开展鲜切菜、净菜加工,发展蔬菜分级、分等、小包装、精品销售模式,推动订单蔬菜“优鲜”抢占市场。组建隆德县蔬菜产业联合体,建立“联合体+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发展模式,推进“拱棚+温室”基地建设,全面推广二茬、三茬种植,完成蔬菜集约化育苗8500万株,建成蔬菜标准园150亩、200亩以上蔬菜基地园区18个,在渝河流域和甘渭河流域建设蔬菜示范基地20个(创建蔬菜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3个),打造蔬菜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18个,集成示范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带动周边乡镇蔬菜种植主体筛选蔬菜优新品种、种植优新品种,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的理念,全面提升我县蔬菜的种植水平,带动发展冷凉蔬菜6.5万亩。马铃薯产业。以马铃薯三级种薯繁育建设为抓手,以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为路径,打造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采购马铃薯原原种1200万粒,建设原种繁育基地3000亩;采购马铃薯原种1500吨,建设一级种薯繁育基地1万亩。建成千亩以上马铃薯基地2个、马铃薯优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22300亩,带动发展马铃薯产业3.6万亩。食用菌产业。根据渝河流域和县域水资源配置,以食用菌引种驯化和文旅商业模式为动力,以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园、打造中国绿色花菇食品城为引领,探索完善“0首付”“1元租”“4包保”发展模式,“0首付”模式带动种植菌菇210万棒(其中,平菇80万棒,榆黄菇130万棒),吸纳务工人员97人,带动务工人员人均增收2500元;采取“1元租”产业发展模式分别在沙塘镇、神林乡开展花菇生产,将每个菇棚及棚内菌棒以1/棚价格租赁给当地农户,由群众按照企业管理标准进行栽培管理,企业按照当天市场价格回收产品,带动群众务工增收学习技能。采取“保技术帮带、保菌菇产量、保市场销售、保产品价格”产业联带发展模式,助力食用菌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共培育食用菌生产主体38家,共引导176户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带动2000余名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民增加收入5000余万元。全县共种植食用菌10302000余万棒,产量达2万吨以上。

是生态绿色农业更具品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为目标,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推进“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生态循环农业方式,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化投入、兽用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残膜回收等工作。2024年,全县粪污产生总量116.5万吨,其中7.8万吨粪污用于生产加工有机肥、粪污腐熟还田利用104.71万吨,综合利用总量达112.51万吨,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6.57%;采取“136”工作模式,按照“应覆尽收”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投入残膜回收机械421台,回收残膜面积 33.48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95.1%,回收残膜 6904.66吨(含杂),加工颗粒1200吨;打造科学施肥增效“三新”配套核心示范区11000亩,辐射带动全县建立示范区8个,面积8000亩,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完成小麦“一喷三防”1.05万亩次;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疫情防控5万亩次;化肥、农药综合利用率分别达42%42.05%以上。

是产品宣传推介成果丰硕。以特色优质农产品展示销售为依托,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在国内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和区内主要商圈、旅游集散地新建或改建“隆德有礼”名优特色农副产品直营店,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累计建成“隆德有礼”名优特色农副产品直营店、六盘山牛肉(隆德产区)品牌营销店20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00万元以上;组织县内50多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农文旅推介、冷凉蔬菜节、农民丰收节、品牌节、农交会等各类推介展销活动37281家次,实现销售金额760万元,达成购销协议金额5400万元以上。成功举办隆德县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金秋“隆德有礼”特色农副产品促消费活动,为“勤劳致富光荣户”代表、“零彩礼低彩礼”夫妇代表和“隆德有礼”名优特色农副产品直营店代表授牌颁证,吸引近万人次旅游观光、体验、消费、娱乐、购物等,共计实现消费金额25.6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